-
【环球时报综合报道】美国波音公司发射到国际空间站的“星际客机”飞船9月7日以“无人驾驶”的状态重返地球――由于这场太空之旅意外频出,两名宇航员被留在了空间站,明年才回归地球。近年来,由前沿科技公司推出的“商业化太空游”受到热炒,但目前“星际客机”出现的种种问题向人们示警太空旅行的高难度与风险,“全民太空游”似乎依旧是个遥远的梦想。早在20世纪80年代,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就拟定了“平民上太空”的计划,而承载这一宏伟构想的航天飞机“挑战者”号升空仅73秒就发生了爆炸,机组人员全体殒命。这起惨剧被全球关注,更让美国的航天事业陷入多年停滞。
“普通人也能上太空”
据美国《历史频道》记载,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辉煌后,美国又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,将人类载人航天事业推向新高度。NASA方面曾表示,航天飞机的问世等于为地球和宇宙建立“永久性的连接”,之后国际空间站也是依靠它们的物流建立。1983年,NASA的第二架航天飞机“挑战者”号正式服役,一共进行过9次太空旅行。
然而令NASA尴尬的是,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公众与媒体对进入浩瀚宇宙的兴奋度逐渐下降,一方面因为美国没有继续创造出比登月更伟大的成就,另一方面因为美国“把牛皮吹过了头”――NASA曾表示航天飞机的问世能让太空旅行得以普及,甚至能将“飞行频率”提升到每年50次,但实际上,NASA连这一目标的1/10都没有达到。在当时的大环境下,NASA很希望打一场“翻身仗”,再次激发美国人对太空的畅想。
NASA曾多次在太空任务中设置“VIP席”,邀请知名人士参与,既为增加热度,也为拓展融资。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、吸引更多受众,NASA在1984年推出“教师在太空”计划,准备在美国的教育工作者中挑选一位幸运儿登上航天飞机――将“普通人也能上太空”作为一个吸引点。在1万多名申请人中,新罕布什尔州的高中女教师克里斯塔・麦考利夫脱颖而出。
在项目宣传过程中,麦考利夫展现出的积极与热情感染了不少人,很快成为全美家喻户晓的人物。受训期间,她除了学习基本的太空生存技能与仪器操作外,还需要“备课”――她升空后要在失重环境下演示一系列的基础科学实验,以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、宇宙探索的兴趣。
学校慌忙关掉电视
1986年1月28日,美国的天气格外寒冷,但民众观看“挑战者”号发射的热情十分高涨。那一天,几乎全美的学校都停了课,专门组织学生观看直播,期待麦考利夫在太空的“公开课”。
而众人没想到的是,“挑战者”号升空73秒后就发生了爆炸,四散的飞机组件在高空呈现出字母“Y”的形状,学校慌忙关掉电视,让学生去休息,盛事变惨剧,在不少美国民众心中留下阴影。
据美国合众国际社(UPI)报道,“挑战者”号的噩耗迅速被全球媒体报道:澳大利亚《悉尼每日镜报》发布题为《太空惊魂》的头条报道,英国《每日邮报》撰文《宇宙飞船之殇――教师在美国梦中殒命》。多个国家直接中断正常电视节目,临时插播航天飞机的事故。多个国家领导人或通过驻美国使馆、或直接致电时任美国总统里根,表达“深切的悲伤”。
《科学美国人》杂志报道称,美国之前也发生过严重的航天安全事故――1967年“阿波罗1号”指令舱发生大火,3名宇航员殉职。但吸引全球关注的“挑战者”号发射事故显然影响更大,NASA相关工作人员表示:“整个国家、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,毕竟这是美国第一次在太空任务中出现机毁人亡的事故。”工作人员还表示,这次事故还牺牲了一位平民,这一点更让人难受。
长时间内部整改
事故发生后,总统里根组建了专门的委员会,对事故展开长时间调查。调查发现,“挑战者”号的夭折源自一个零件故障――航天飞机升空后,一侧火箭助推器的一个O形橡胶圈因天气寒冷失去密封效果,热气体溢出点燃了外置燃料箱。
相关测试数据显示,这个O形橡胶圈零件的缺陷在发射前很久就已经暴露,但无论是NASA还是该零件的制造商都未及时消除隐患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“挑战者”号发射当天的气温远远低于理想条件,而NASA管理层却无视了工程技术人员的警告。
在NASA方面看来,“挑战者”号的发射确实“等不起”。当时该机构不仅承受来自政界的压力,还要与其他国家的同行“拼速度”。美国《历史频道》认为,让NASA不顾安全隐患发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,是为了赶上国情咨文演讲的“档期”。据了解,里根当年的演讲重点包括教育问题,如果“挑战者”号能够及时发射成功,那么这个“教师在太空”计划将迎来“露脸”的好机会。
事与愿违,最终“挑战者”号的事故令NASA元气大伤,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,该机构叫停多个发射计划,致力于内部整改,除了解决部分技术问题,更主要的是加强内部沟通机制,改善管理模式以及提升安全标准。
有媒体认为,“挑战者”号的事故意味着很多美国航天愿景的终结。美国《历史频道》报道称,NASA早期的辉煌成就让民众误以为“殖民火星”“太空遨游”近在咫尺,而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,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,宇宙飞行无法与普通民航旅行相提并论。(刘皓然)